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章(1 / 2)





  深受打击的傅莹虽咬牙完成了《常元公主》的拍摄,却在杀青不久后,如同剧中地常元公主一般,身着红裙慷慨赴死。

  警察经过调查,认定这是一场毫无疑问的自杀;到了颁奖典礼上,主办方破天荒将影后桂冠颁给一个死人的时候,则用了一个更冠冕堂皇的说法来修饰她的逝世:

  “她将她的一生献给了艺术,她赋予常元公主生命,也作为常元公主而死。”

  真的是这样吗?

  周教授的嘴角慢慢扬起嘲讽的弧度。

  父母死的时候,傅莹没有自杀;傅嘉平死的时候,傅莹没有自杀;反倒是电影拍摄完毕之后自杀了,真可笑,难道《常元公主》真的比至亲还要重要?

  虽说之后才知道傅莹存在的周教授永远都不可能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也无法理解最后一根稻草才压垮骆驼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可相比而言他更倾向于另一个猜测:傅莹不是自杀,而是死在同剧组的好友姜黎手中。

  追寻一件事情的真相,往往看最后谁得利就可以推知一二。

  傅嘉平死后傅莹的确深受打击,那时候陪在她身边的人正是姜黎。所以两人迅速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而在傅莹投河之前,也理所当然地立下遗嘱将所有的财产留给了姜黎。

  站在傅莹的角度这个说法勉强成立。

  站在姜黎的角度,傅莹继承的来自傅氏的财产足以让她一辈子吃穿不愁——她会为了这笔钱铤而走险也是可能的事情。

  甚至警察还找到了证人,证明傅莹和姜黎当时是一起去湖边的事实。可惜没有更多的证据指控姜黎故意杀人,最后警察也只能遗憾将姜黎放走。

  实际姜黎的嫌疑并未完全消除,但她一边宣扬疑罪从无的思想,一边哭诉自己痛失好友的同时还要背负杀人的罪名是多么委屈,竟利用此事狠狠炒作了一番,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再等她靠着傅氏的财富在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最终成功嫁入豪门,议论的声音便彻底如同沉入水中的石子,连一点水花都溅不起了。

  时至如今,傅莹案早被掩埋进了尘土里,周教授更无法再找到任何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姜黎的狼子野心。

  但如果他的猜测正确……他至少是有办法警告傅莹,让她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甚至可以改变历史!!

  一时之间,周教授也不知道是因这个设想太过超乎寻常,还是因为有了一点儿复活傅莹的可能性而格外激动。

  上一次察觉到类似情绪,大概还是他和团队实现了莹花的成功克/隆,从此真正完成了量产的时候。正是那一次的卓越成果,让他一举成为了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和帝都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并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而这次,如果他能成功……周教授简直不敢想象!

  他几乎是颤抖着打开手机。上一条短信还是他见傅嘉平的死亡日期逐渐逼近,心有感慨地安抚了一句,可他现在要尝试着发出更为直白的警示。如果傅莹能照着做的话,过去将会彻底改变:

  “不要让傅嘉平出门!无论发生什么,想尽一切办法拖住他!否则他会因车祸死亡!!!”

  周教授感觉他一辈子的感叹号都用在这个地方了。

  傅莹的感冒并没好全,心情总是没来由有些怏怏不乐。尤其她原本就是个从小被夸到大、不曾受过任何挫折的小公主,谁料好心提醒对方却换来破天荒的嘲讽,傅莹心里实在说不上舒坦。

  就连在日记中恶狠狠地抱怨过后,闭上眼睛的傅莹竟仍能看见一行行黑色的字从眼前飘过,慢慢扭曲成一张陌生的笑脸。

  傅莹怎么也无法安然入睡,在床上滚了几个圈也无法消除委屈的情绪,不自觉慢慢将自己缩成一个团子,紧紧闷在被子里。

  不要想了。她对自己说。可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正是这个时候,傅莹听见手机滴滴滴地响了。

  来了一条新短信。

  傅莹伸手取过手机,一看锁屏界面显示出来的电话号码,脸一下子就黑了,再看后面的内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看不起她就不要来找她嘛,她都不知道是谁,根本不会缠着不放;可嘲弄她之后,又要主动给她发短信是什么意思?还恶意诅咒傅嘉平出车祸,他才出车祸呢!

  傅莹一贯脾气好,但那也是对身边和善的人而言,不是对这种莫名其妙的家伙。更别提他还提起了傅嘉平,傅莹当即气咻咻地回复:“诅咒别人出车祸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恶劣了!如果你再用这种方式骚扰我,我只能报警了!希望你回头是岸,好自为之。”

  不过冲动按下发送键后,傅莹立马又有点后悔:她的语气是不是太强硬了?会不会伤害到对方?也许她应该好言相劝……

  这让她在将对方的号码拉入黑名单之前,停下了手指,犹豫着还是直接删了短信。

  但下一秒,一条新信息又弹了出来。

  “不要回我的短信。你可以把你要说的内容写在日记本上。”

  日记本?

  傅莹完全不明白。这种通信方式完全不在她的想象范围内。

  紧接着对方又补充说明:“写在日记本上,我才可以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