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节(1 / 2)





  一出门,看到刘飞也正在那里抽烟。

  刘飞苦笑了一下,道:“我们比学生都紧张。”

  “不止紧张,还激动。”

  “反正总归是睡不着。”

  烟头明明灭灭,刘飞忍不住,问:“我们这次,能有金牌入账吗?”

  “应该……可能没问题吧。”张老师既骄傲又担忧。

  我们的学生能在理论考试中得到第一名,把那些资源好、条件好的学生压在下面,说明中国人不是笨,不是不聪明。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试验方面是个短板。

  “我们国家小城市里的高中,哪里有那么多机会给学生做试验练手啊。”张老师叹了口气:“但愿季小冬理论成绩足够高,明天抽到简单一些的实验操作。”

  许是张老师的许愿起了作用。

  第二天季小冬抽到的试验题目果然不太难,是量筒、滴定管、移液管的使用。

  一个非常基础的实验操作。

  季小冬前世几乎已经做到肌肉记忆。

  到了最后一步,她蹲下身子平视滴定管里液面最凹处,映着滴定管的曲面,出现了一粒纽扣。

  看到下面的量杯里溶液变了色,季小冬记录下数据,抬头看了看对面的人。

  是昨天收她卷子的那名老外。

  季小冬估计,他应该在这里站了有一会儿了。

  只见这老外皱了皱眉,背着手走开了。

  季小冬心里警铃大作。

  身为学生,考场上看到“老师”面色不虞,总是怀疑自己哪里没有做对。

  她把自己的操作过程仔仔细细的想了好几遍,这么简单的操作,实在想不出哪里有纰漏啊?

  “你操作有漏项。”

  什么?!

  季小冬差点叫出来,咬着嘴唇死死憋住。

  原来是她精力太过集中,让系统以为宿主正在叫它。

  季小冬也反应过来是系统出声。

  她又仔细回忆了一遍,并不认为自己哪里有缺项漏项——直到系统给她甩了一份八十年代的操作规程。

  季小冬的冷汗一下子滴了下来。

  这时候的评判标准,比她学习的那些早了三、四十年!

  如果她现在是大牛,那么她如此操作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当做优化教程,被人交口称赞。

  但她现在只是学生,一名参加考试的学生!还是一名从未在学科竞赛上有所斩获的发展中国家的学生!

  可想而知,在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的评分评委们眼里,根本不会认为她的操作更加简便、实用、精准,只会认为她操作不当,缺项漏项!

  怎么办?!

  季小冬看了下时间,现在重新做已经来不及了。

  没有任何一点儿办法。

  她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让发酸的鼻头变得好受一点儿。

  季小冬心里充满了愧疚和挫败。

  她知道国家队这块金牌的重要,知道国家、老师对这块金牌的渴望。

  现在,可能会因为她的大意,与这块金牌失之交臂。

  她明明有能力,这种感觉比能力达不到更令人懊丧。

  “叮铃铃……”

  结束的铃声响起。

  季小冬看着自己的实验报告被监考人员收走,表情麻木的坐在自己座位上等待最后的“宣判”。

  现在只能盼望,因为结果正确,可以多拿到一些分数。

  评分的时间并不久。

  等了约莫半个小时,季小冬看到四个监考人员,各拿着一叠纸走了出来。

  那上面写着每个人的分数。

  当场给分。

  虽然不是当场发奖牌,但理论考试的分数昨天下午已经知道了。

  如果再拿到这张操作考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