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节(1 / 2)





  齐北辰见拧不过,只好上又上了车。

  季海明又弯下腰,拿出大铁棍哐当哐当甩了一阵子,把三轮发动起来。

  “小齐,你家在哪儿?”

  齐北辰往前指了指:“就前边那个市委大院。”

  季海明:……????!!!!

  “啥?市委大院?”

  “对啊。”齐北辰疑惑的点点头,季叔咋反应这么大,我以为你早知道了?

  季海明满脸震惊的看向季小冬求真相,我这几天使唤跑腿的小伙计,是个……是个领导家的公子?

  季小冬一脸平静,显然早就知道的样子。

  “嗨,你看这事儿闹的。”季海明不停搓手:“那个,小齐,你也不早说,季小冬这丫头也没说。你说这,你说这……”

  “爸。”季小冬催促:“你还送不送啊。”

  “送,送送。这就开这就开。”

  季海明坐上车开了百十米,离市委大院的铁大门越来越近。

  我咋还看着有站岗的呢。

  站岗的咋还往这瞅了一眼。季海明心里给自己加戏,是不是不让三轮过。他左右看了一眼,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都安安静静,没有比他这三轮声音大的。

  “那啥。小齐。”季海明停下车:“再往前叔心里有点发虚,要不,就送你到这里吧。”

  “行,谢谢季叔。”齐北辰跳下车,给他们招招手往家走。

  季海明也掉转车头回家。

  一路走一路埋怨季小冬:“你也不跟我说!你咋不早跟我说。”

  “早跟你说了,你还好意思使唤他帮忙。”季小冬毫不留情的“戳穿”季海明:“咱这几天多缺人手。”

  季海明教育季小冬:“人家干部身份,跟咱不一样。你以后可得注意点。”

  “有什么不一样的。”季小冬说:“谁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

  常松年也非常不喜欢大人们这种通过人的出身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说法,听了季小冬的话,在后面猛点头。

  季海明说:“人家以后能接班。就你原来那同学,老孔家孩子,叫啥来着?”

  “孔思莲。”

  “对对对!孔思莲。人家在村里的时候就不怎么跟咱村里人接触,你看人家,最后回城了吧。”

  “这有啥关系。”季小冬表示季海明这些都是歪理:“哪儿跟哪儿。”

  季海明有一套自己的逻辑:“人家是不是跟你们上的一样的初中,是不是还不跟你们玩。城里孩子,跟咱农村的不一样,哪里能处到一起去。”

  “处不到一起哪里是因为城里农村。”季小冬说:“照你的说法,颜颂不是城里的,齐北辰不是城里的。出不出的来看性格和人品,哪里有看户口的!”

  常松年眼瞅着季小冬爷俩对话越来越呛,马上要吵起来。

  他也不敢冒头打圆场,只好转移话题,对季海明说:“叔,你想放水不?要不咱前面停一下?”

  季海明自认在学问挣钱方面不如季小冬,能教育教育她的只有做人交友方面了。结果他说一句季小冬杠三句,眼看着连做人交友方面他说话都不算了,这还得了。以后还能不能管得住,还能不能听家里话。

  季海明被顶得火气往上拱,听了常松年的话,咣当一下拉了手刹。

  季小冬和常松年在后面坐着,突然一个前倾。

  “你能不能慢点。”

  “好了好了,二叔。”常松年赶紧拉着季海明往地里走:“走走走,让季小冬在这里看车。”

  季海明被常松年拉走,季小冬坐在车里百无聊赖。

  太阳渐渐下沉,日光也失去了明亮橘黄的温暖色,变得白惨惨的。

  冬天的路上,只有零星的人,伴着回巢的鸟雀和呼呼的北风,给周遭增添一些生气。

  “叮铃叮铃叮铃。”

  又是一阵自行车的响铃声由远而近。

  季小冬站起来看了一眼,没想到这次的人竟然认识。

  她想起老人们常说的,宁泽地邪,你要在背后说人家啊,人家准来。

  你看,这可不,整整一个假期没有看见孔思莲了,自己活动路径跟孔思莲的也一点儿都不重叠,结果刚刚提了她,这就碰到了。

  “季小冬。”

  季小冬以为孔思莲会装看不见直接过去,毕竟大冬天包的严严实实,说看不见或者没认出来都情有可原。

  没想到孔思莲竟然会停下来给她打招呼。

  “季小冬,过节好啊。”孔思莲一直打量着季小冬旁边的这辆三轮车,上面的蓝色油漆崭新崭新,一点儿泥土都没有。

  这种农用三轮车,虽然跟小轿车差的远,可价格一点儿也不便宜。能舍得买三轮车的人家,孔思莲打量着季小冬,怎么看季家都不像能买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