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1 / 2)





  “给杂志社投稿怎么给你送来?打掩护的吧!”

  “你、你、你,你们不信的。”齐北辰指着几个小弟:“今天下午都跟我去邮局,看着我把这些信给投进去!”

  气势太强,挑头的几个人脑袋一缩,起哄声渐渐平息下去。

  就在将息未息之际,突然有个声音弱弱的问了一句:“干嘛要让你帮呢?”

  ……

  齐北辰:“我人好不行啊!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哈哈哈哈

  嗯,四周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种消息总是传的很快。不论男生女生,中学生无处发泄的精力总是在八卦的流传中得到兴奋的消解和释放。

  没几天颜颂也听到了,悄咪咪的问季小冬:“你跟齐北辰真的呐呐呐?常松年跟你生气是不是因为这?”

  “不是。”季小冬头也不抬,这些中二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她一个不到十【三】一【十】岁的人怎么会感兴趣。

  “我生常松年的气是因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第16章 春雨贵如油

  什么问题?

  颜颂非常好奇,到底什么问题能像季小冬这个有仇当时报,绝对不过夜的人长久生气。还有常松年,平时季小冬说东绝不往西。现在想想,得有四五天没见过他了。竟然真的跟季小冬生气了?不来往了?

  颜颂两点一线的世界非常单纯,季小冬已经否认了“恋爱”问题,她想破头也想不出还能有什么“严肃”的问题。

  “唉。”

  季小冬眯起眼,看着窗外秋日的阳光,第一次产生了对这个世界的无力。

  她和常松年的争执,起源于“春雨计划”,确切的说,是“春雨助学计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个计划是去年由全国妇女儿童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普惠全国女童的公益助学行动,季小冬在齐北辰拿来的报纸上看到对它连篇累牍的报道。

  计划发起人还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她认为,目前农村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女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因此春雨计划希望能借由扶持女童入学,改善农村女童的生活教育环境,提高女性整体素质。功成不必在我,她希望几年,十几年之后,春雨计划能够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的逐渐改变重男轻女思想,改善女性的整体生存环境。

  发起人说,有人问她,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托起明天”助学计划,再建立一个“春雨助学”是不是多此一举。等她找出“托起明天”助学计划名单,按照性别排列之后,问她是否多此一举的人不出声了。

  “托起明天”助学计划里,得到资助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男生,越穷的地方,男生资助的比率越高。

  因此,文章最后强调,“春雨助学计划”是只针对女童专款专用的一个助学计划。

  季小冬看完忍不住击节而赞,她来到这里快一年,从她奶奶。到她大伯母。她妈妈,她自己,再到认识的同学、同伴,早已深刻感受到女性在这个环境下的压抑与窒息。

  “春雨计划”的推行和实施,会像春天甘霖一样,给挣扎努力的女孩子们,带来向上生长的力量。

  所以李老师来找季小冬的时候,她拒绝了申报“春雨计划”。

  她虽然现在连肉包子都吃不上,但是季大佬相信,凭自己的本事,这些将来都不是事儿。这笔钱与她而言,不过是买一学期肉包子,但对于另一个女孩子来说,可能人生都会因此不同。

  她还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会定期在一些平台上给困难地区儿童捐钱助学。

  帮哪里的妹妹不是帮呢。季小冬笑着对李老师说:“我真不需要。”

  那好吧。李老师在拟资助名单上划掉了季小冬的名字。

  宁泽中学这一次一共有二十多名学生受到资助。

  领到钱的那天,常松年破天荒去食堂打了一份带肉的菜,买了两个白面馒头。他没舍得吃,全打包带给了季小冬。

  季小冬不接,常松年非要给她,跟季小冬说:“我今天领了学校的助学金。”

  季小冬以为是“托起明天”的助学金,仔细一问才知道,竟然是“春雨计划”!

  季小冬想了很久,把菜和馒头都塞到常松年手里,对他说:“我觉得你不能要。”

  “为什么?”

  常松年以为季小冬是开玩笑,看到她严肃的表情才知道季小冬竟然是认真的。

  “为什么?”

  常松年又问了一遍,他觉得不能理解。

  “春雨计划,是只针对女童的。”

  “怎么可能!我去领的时候还有好几个男生呢。”

  “你等着!”

  季小冬到宿舍翻出那份报纸,指着那片文章给常松年看:“你看看,你仔细看看。”

  常松年看了一遍,不以为意。

  把报纸递给季小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反正这是老师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