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章(1 / 2)





  第49章

  过了几日,萧从简就又给皇帝推荐了几个人,都是有名的工匠。李谕立刻让他们加入火铳研发组。

  对技术型人才,李谕是来者不拒。他特别欣赏技术型人才。不管朝中时局怎么变化,发展技术总是没错的。因为技术就是生产力。他是没指望看到现代化工业化了,但是尽量提高科技水平,总是没错的。不期望造福千秋万代,至少能造福几代人也好。

  现在的大盛当然是全世界科技水平最高的国家。而且出乎李谕预料的,古代皇朝官方对科技还是很支持的,尤其是在天文星象方面,因为关系历法和农时。

  而且大盛官方也设有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叫做明察观。不过明察观还担有藏书和搜集的工作,里面分文文,史,医,算等几大科。

  李谕给明察观改了个名字叫明察院。里面最高级别的科研人员就叫做“院士”。又给他们增加了预算,尤其是算学,要地方多选些算学方面的人才送来。

  这些举动花费并不算多——相较大造宫苑寺庙,给一个科研机构增加的预算算不得多少钱。

  而且这也不涉及核心的治政,朝中没有理由阻止皇帝做这些事。

  夏季消暑时候经筵暂停了,皇帝有暑假。皇子们却没有,两个皇子每天还是得学习一会儿。小公主小一些,先由身边的女官教着。李谕时不时会检查两个皇子的功课。

  不过他检查功课都不会批评,而是鼓励为主,孩子才幼儿园的年纪,功课能做出来他就觉得很了不起了。

  这天李谕又逛去两个皇子的书房。老师正在教两小儿抄诗经。

  一见皇帝来了,老师立刻行礼。皇子现在的老师都是进士出身,丞相精挑细选推荐过来的。如今给皇子上课,就是将来的好资历。这个老师也是,叫做徐慨言,年纪不到四十岁,一看就知道是个端正的人。

  李谕让他们接着上课,自己坐在一边,一边听着,一边拿纸笔也抄了老师正在讲的诗。等孩子们课上完了,李谕就叫他们过来,一手搂着一个,教他们把老师刚才教的诗念了一遍。

  两个孩子一起磕磕巴巴背了下来,童声朗朗,听得人就有精神。

  李谕就微笑着问徐老师:“如何?两个孩子聪明吧!”

  他只是晒孩子炫耀来着。

  然而老师扫了他的兴。

  徐慨言回答:“大皇子更胜一筹。”

  李谕轻描淡写带过去:“哥哥比弟弟大一些嘛,自然懂事些,对不对?”这句对不对,他是冲二皇子说的。

  徐慨言很耿直,坚持要搭皇帝的话,道:“并不是年龄原因。大皇子敏而好学,比二皇子强许多。”

  李谕的笑容就有些僵硬,慢慢消失了。

  徐慨言似乎一点没接受到皇帝不悦的信号,依然接着把话说下去,全是夸赞大皇子的话,顺便暗贬二皇子。

  阿九还小,只是被老师表扬了就高兴,一双大眼睛看着李谕,等着看父皇高兴的脸色。

  瑞儿就无精打采地垂着头,他本来好动,这时候也不动了,仿佛在发呆。

  李谕站起来,打断了徐慨言的话:“好了,够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徐慨言欲言又止,不过还是退了下去。

  小孩子是很敏感的,他们还很懵懂,不知道这其中具体的原因,但能分明感觉到父皇生气了。他们不敢说话了。

  父皇生气了,似乎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只要一调皮,宫中的嬷嬷就会说:“你再这样,你父皇可要生气了!”

  母后也低低地哭泣过:“你这样,被你父皇看见了生气怎么办!”

  所有人都害怕父皇生气。

  这会儿他们都老老实实站着,不敢乱动。

  李谕低头看看两个孩子,只温和问:“今天学的诗,你们记住了吗?”

  阿九点头称是,瑞儿也说记住了。

  李谕一手牵着他们一个:“好,我们再一起背一遍好不好?”

  阿九先开了口:“二子……”瑞儿这才像被提醒了立刻接上:“二子……”

  李谕加入了他们童稚的声音。

  “二子称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这是一首优美而悲伤的小诗,讲一对为彼此牺牲了生命的王子兄弟。他们无常的命运,都是因一个不称职的父王而起。

  诗背完了,李谕不确定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否完全理解了诗中的哀伤。但是他懂,他完全懂。他们都说皇帝背负着万民的命运,但他目之所及,并不能看到所有人。

  然而至少眼前的两个孩子,他看得见。他不能辜负他们。

  至少此刻不能。

  “好啦,阿九背得好,瑞儿也背得好。好了,去玩吧!父皇带你们去吃冰酪!”

  阿九和瑞儿都欢呼起来,他们转瞬就把刚才小小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小孩子不计较,并不代表大人不计较。

  皇子书房中的小事很快就被冯皇后知道了。徐慨言夸赞大皇子比二皇子更聪明,更好学,反惹了皇帝不快,将徐慨言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