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章(1 / 2)





  “回夫人,陈公公在前边儿管家招待着呢,料想出不了岔子的。”

  晏夫人点点头交代丫鬟道:“你去前边说一声,世子妃换身衣服就来。”

  “是,夫人。”

  “包些银子带上。”

  “是!”

  丫鬟下去了,晏夫人回身到了女儿身边,拉了她的手叹了口气。

  晏如瑾朝她笑笑:“娘,您别担心,昔日,阿继时常带我进宫,皇后娘娘也见了许多次,她人很和气,很慈祥的。”

  晏夫人点点头,拍了怕女儿的手。

  晏如瑾的首饰都在王府里没有带出来,可进宫又不好随便了,晏如瑾让人将她的几套压箱子底儿的首饰拿了找了出来,给女儿装扮。

  梳头换装,描眉涂脂,四五个丫鬟齐齐上手,也花了半个时辰才堪堪收拾妥当,闻夫人给她安排了两个丫鬟,送她往前边儿去了,上了宫里的马车。

  第36章 别后

  宁和宫的公公还没到晏府时,皇后娘娘传晏如瑾进宫的消息已经飞了出去,就在晏如瑾还在梳妆打扮时,已是有四五个王妃领着儿媳妇坐进马车往皇宫的方向去了。

  晏如瑾到了宁和宫时,便巧遇了进宫请安的几个王府的女眷,当然还有各宫的娘娘也是在座。

  皇后娘娘软榻上坐着,下首两旁坐着各宫的嫔妃,接下来是几位王妃,最后下边儿便是几位世子妃的位置了,见过礼之后皇后赐坐,晏如瑾见最末位有一个锦凳空着,便想着要坐过去,在座的几个世子妃中,数她年龄最小,按理也是该她坐在末座。

  晏如瑾挪了步子,正要坐过去时,皇后娘娘朝她招手笑道:“眼下你这身子重,就别再那小凳子上屈着了,过来,到本宫这来,也有快一年没有见着你了,也让本宫好好瞧瞧。”

  晏如瑾有些迟疑,宫里的几位娘娘,还有几位王妃都在下边儿坐着呢,她怎么好就做到上首软榻上去,本该推辞的,可见了皇后娘娘的手还朝她伸着,她便曲了曲膝走了过去。

  “看着可比去年时瘦了许多。”皇后娘娘拉着晏如瑾的手,让她在身边坐下,又打量着她道,“你这孩子也实在是个实心眼儿的,说什么就要跟着承继一道走,这若不是因为怀了身子,还说什么都不肯回来呢!生的这般娇娇弱弱的倒真是不怕吃苦。”

  皇后娘娘这般说,晏如瑾一时倒是不知该怎么接口了,她顿了顿正想着谦虚两句时,却听得婉妃娘娘笑道:“世子妃这般贤惠,当朝可真是没哪个比得了的,也是晏家门风严谨,教出来的孩子重规矩。”

  晏如瑾听了便微微低了头,没有言语。

  他们两个这般说着,下边儿几个王妃也跟着附和,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皇后娘娘是故意在赞晏如瑾,为的也不过是想要帮她扳回一点名声罢了。

  当初这世子妃悬梁的事大家伙心里都清楚着呢,虽说消息被皇帝压了下来,可是私底下他们这些人家可没少议论,不过私底下是私底下的,这会儿当着面呢,可没人敢提这个,一时间气氛融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题便聊开了。

  融融的气氛中,忽的贤妃娘娘说了句道:“我听说世子妃如今是在娘家住着呢?”

  “回贤妃娘娘,臣妾是在娘家住了几天。”

  贤妃浅笑着,看着也是和气的道:“可是嫌怡王府太冷清了?”

  不等晏如瑾答话,皇后娘娘抢了先,听她笑笑道:“这个却是陛下跟着瞎操心了,陛下想着这孩子又是头一次有孕又没个经验的,怡王妃又不在京里,府里没个长辈照看,便特意嘱咐了这孩子且在娘家养着,你们说陛下可不是瞎操心吗?他这么一说啊,这孩子可是想回府都不敢了。”

  皇后说着便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其他人自然也是跟着附和,笑过之后贤妃又道:“依我看呐,陛下操心的可正是在理,怡王府里本就人少,这会儿王爷王妃不在,世子妃回去可不是连个说话儿的人都没有吗?实在是怪冷清了。”

  婉妃笑着道:“贤妃妹妹也是关心则乱了,这是看着世子妃怀了孩子不知怎么宝贝着好了,怡王府里虽是人口简单了些,可哪里能说是冷清呢,府里头侍候的人几百个总是有的,哪里就冷清了呢?”

  大家都听得出来,贤妃可不是真的怕晏如瑾冷清了,她这是找由头要往怡王府里塞人呢,旁人听了都没出声,只是婉妃素来与她不和,不想让她称心。

  听了婉妃的话,贤妃脸色便冷了几分,她正要再开口时,皇后却道:“好了,咱们也别跟着操心了,怡王和王妃想是又快回京了,他们府里的事,便让他们自己去费神好了。”

  在此之前并没有怡王要回京的消息传出来,这会儿皇后忽然来了这么一句,大家心里都是一咯噔,在座的几个王府中的女眷,除了晏如瑾可没有一个希望怡王回京的。贤妃娘娘也是脸色一变,之前的话便也顾不上再提了。

  在接下来话题就变了,一个嫔妃以及王妃们委婉的开始和皇后打听怡王回京的事情,皇后娘娘却不肯再谈,三两句话将人都打发了。

  大家都散去后,晏如瑾本也想着告辞的,却被皇后留了午饭,午饭后又拉着她问了许多他们两个在边城的事,一直聊到近了晚饭的时辰,这才让人将她送回了王府。

  四个半月的时候,身子不算多重,行动也还方便,皇后娘娘便时常将晏如瑾召进宫去,一开始也留不了多久,一天半天的就会将人送回,后来时不时的会留她过夜,一开始至多留个一天,慢慢的开始两三天,四五天,最多的一次留她在宫里住了七天才送回。

  当然晏如瑾在宫里不是住在宁和宫,而是住在昔日刘承继时常留宫里时住着的曦辉宫。

  这般的相处下来,晏如瑾和皇后娘娘还真是亲近了起来。

  ——

  七月初五这天边城的太阳有些大,午后的太阳烤的工地上的青砖、石块都热的烫手,刘承继掏了些钱,让王小六去找人煮了几十个大桶的酸梅汤,这会儿刚送来,大伙儿正歇口气儿喝着汤的时候,刘承继正坐在一个石头堆上,闭着眼睛晒着太阳。

  王小六两只手,一直手上端了一大碗酸梅汤,另一只手抓了一把李子,身后还领着个信使,满工地转了半圈才在这石头堆上找到了刘承继。

  “头儿?”

  现在工地上这些人和刘承继都混熟了,也不叫他公子爷了,见面都叫一声头儿。

  刘承继听了王小六叫唤却没理他,仍旧闭着眼睛,心里也不知在想什么?

  “头儿,酸梅汤拉来了,这是头一碗,您尝尝。”

  “不喝。”刘承继眼也没睁。

  王小六又将手里的一把李子递了过去:“那您尝尝这李子,酸甜酸甜的。”

  刘承继坐了起来,一只胳膊搭在膝盖上,另一只手从王小六手里捡了个李子直接扔进了嘴里,嚼了两口,抬眼见他身后站了个生人,便问了句道:“什么人?”

  “是过来给您送信的,”王小六把手里剩下的李子揣到了兜里,空出手来从身后那人手里接过一个信封,递给他道,“刚才过来正好遇到了送信过来的信使,我要给您捎过来,他非不干,一定要看着您当面接了信才行。”

  自打到了边城以来这是他收到的第一封信,刘承继拿过信封看了眼,信封上面干干净净的一个字没写,撕开信封,掏出信纸抖开,第一眼看到字迹,便知是他皇伯父的。